全台黑鳶黃昏聚集同步調查-2023
2023年全台黑鳶同步調查結果
林惠珊
台灣猛禽研究會、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2023年的黑鳶黃昏聚集同步數量調查,秋季數量為683隻、冬季數量為808隻,近年黑鳶族群數量穩定維持。我們將9月調查到的數值用以估計監測台灣黑鳶的留鳥族群數量,此時,在台灣繁殖的黑鳶、未參與繁殖的個體、當年度出生的黑鳶幼鳥均已經加入公共夜棲地的夜棲。冬季12月時由於已有黑鳶候鳥族群抵達加入台灣度冬,因此我們將12月調查到的數值808隻用以估計監測台灣黑鳶的留鳥族群加上候鳥族群。
本次2023年全台黑鳶同步調查結果報告中,首度分別呈現自2013年以來9月、12月的逐年的各次調查數量資料,從逐年數量中可以發現,無論是9月或12月黑鳶數量均有增加的趨勢。以2023年的族群資料為例,候鳥黑鳶所佔族群的比例約為15%。
台灣的黑鳶數量,最早由沈振中老師在1992年開始調查,當時全台灣還不到200隻。台灣猛禽研究會自2013年起接手調查工作,每年秋冬季(非繁殖季)都會動員志工,在全台灣黑鳶的夜棲地進行同步調查,秋季9月及冬季12月各一次。台灣的黑鳶在繁殖季時僅會有非繁殖個體參與聚集,而在非繁殖季時則大多有群聚夜棲的習性,且透過衛星追蹤也得知同一隻個體會在不同夜棲地之間移動,因此我們選定同一天的傍晚,由各地志工到全台數十個夜棲地同時進行計數,就能夠掌握大致數量且不會重複計算。調查時仍可能會受到天候、夜棲觀察角度位置影響,倘若能見度不佳就可能會低估。夜棲地調查不包含常見的日間覓食活動地點,例如基隆港、碧潭等地,係因黑鳶黃昏時就會離開前往夜棲地聚集。
感謝參與2023年黑鳶同步調查的夥伴
基隆市野鳥學會
李知榕、鄭暐、彭翠娟
台灣猛禽研究會
王李廉、施旭聰、謝季剛、黃書彥、蔡依蓉、蔡明汕、蕭啟仁、林文宏、張振中、張凱音、蘇秀芬、梁皆得、王麗菊、林紋翠、梁彧禎、蔡岱樺、張宏銘、蔡其芯、簡婉馨、林才晸、林忠明、蔡宜樺、曾建偉、楊建鴻、張亦辰、廖上萱、温唯佳、張舜雲、李友源、沈育霖
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棲地生態研究室
蔡若詩、呂佳家、張家豪、謝承恩、姚牧君、蕭逸慈、陳敬昇、梁亦君、陳有明、周俞君、呂芷儀、賴澤恩、洪晴瑄
屏東科技大學野保所鳥類生態研究室
謝季恩、洪孝宇、張牧輔、陳樂芸、廖文鈺、許雅玟、林惠珊、黃琮傑、蔡語禾、王婉儀、姚佳伶、陳柏凱、周育楷、鄭宇妘、李珈安、呂昱燊、李慶陽、柯奕志
其他長期調查員
吳志典、何俊鋒、吳志昇、陳玉怡、謝昀茜、劉承天、袁瑞雲
延伸閱讀:2019年台灣黑鳶保育行動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