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蜂鷹繁殖Q&A
有關直播二三事
<2021直播臨時快問快答區>
Q 請問這巢在哪裡呢?
A 為了避免被打擾,這巢的位置不公開喔。
Q 請問巢樹是那種樹?
A 油桐,目前帶回巢裡的枝葉有相思樹、刺杜密。
Q 請問蜂鷹育雛都吃什麼?
A 蜂鷹育雛期主要吃蜂巢(蜂蛹)、青蛙、蜥蜴、蛇。
Q 這巢幼鳥會上環嗎?
A 本蜂鷹巢位觀察直播將以收集巢觀資料為主,所以除非粽子落巢並有救傷需求才會編號上環。
Q 為什麼聲音會大小聲?
A 解釋一下蜂鷹台的聲音,巢位因為至高點關係,加上山裡少了建物、都市噪音等會影響聲音傳播的因素,聲音的傳達會比都市來得好很多,很輕易可以聽到遠方的聲音。有時候大家可能會覺得怎麼很小聲甚至沒聲音,那是因為音源遠或是現場真的很安靜,不要懷疑。舉例來說,親鳥回巢出現的聲音不是撞到監視器的聲音而是降落巢體的撞擊聲,因為現場安靜加上收音很好導致的臨場感。
Q 為什麼沒辦法像國外或先前黑鳶台一樣用遙控鏡頭呢?
A 巢觀設備架設都會依據現場環境做調整,巢位鬱閉度、預定架設監視器的樹枝可承受重量、設備線路進水的角度等,有許多細節都是需要被考量的問題。可遙控式鏡頭的重量較重,預訂架設的樹枝可能會支撐不住,野外不如都市方便有問題便能處理,因此保險起見還是先採用傳統定焦的鏡頭。
--
1. 為什麼要直播巢位呢?
架設巢位監視器的目的是希望讓我們突破時間與天候的限制,獲得地面觀察不易取得的資訊,也減少了育雛期間頻繁接近巢位攝影可能造成的干擾。透過直播讓大家能多多認識這種生活在住家周遭的猛禽(原來猛禽並不總是在遙遠稜線上的一個小黑點)。當然,由於東方蜂鷹是保育類動物,整個操作須經過農委會林務局的核准,在裝設監視器及相關研究過程中我們也始終把鳥類安全與福祉擺在第一位。
2. 為什麼不從孵蛋開始直播呢?
在我們確定東方蜂鷹繁殖巢位後,為了避免造成親鳥棄巢,我們都會等到雛鳥成長到一定大小後再架設監視器材,加上線路測試等時間,大家看到直播上線時小鷹大概都已經破殼10多天了。
3. 如何分辨親鳥的性別?
在巢內分辨公母鳥最快速的方法是虹膜顏色:公鳥是暗紅棕色,母鳥是黃色,但要特別注意的是,東方蜂鷹在幼鳥階段虹膜也是深色的,雖然離巢前會逐漸轉淡褐色,但還是無法從虹膜顏色判斷,想在此時確認幼鳥性別要靠採血進行分子生物技術鑑定,另外就要等牠長大換成成鳥羽色。至於飛行版的東方蜂鷹要怎麼辨識公母成幼請洽猛禽觀察圖鑑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於其他猛禽多是母鳥照顧幼鳥,公鳥負責打獵,東方蜂鷹的公母鳥在工作分配上比較平均,母鳥也會外出打獵,公鳥也會餵食幼鳥,不過一般來說公鳥打獵帶回食物的次數還是比母鳥多。
如果有看過鳳頭Q&A的人應該聽過 逆雌雄二型性 (Reversed Sexual Size Dimorphism,簡稱RSD),也就是母鳥大、公鳥小這種狀況,有些猛禽RSD現象比較明顯,例如鳳頭蒼鷹、松雀鷹、遊隼、熊鷹等。與前述猛禽相比蜂鷹RSD較不明顯,而眼睛是更快速的性別判斷方式,因此不太用體型來分辨蜂鷹的公母。
5. 有東方蜂鷹,是不是也有西方蜂鷹?
根據最新名錄(eBird/Clements Checklist v2019),蜂鷹屬(Pernis)的鳥總共有四種,除了本巢的東方蜂鷹(Pernis ptilorhynchus)外,還有西方蜂鷹(Pernis apivorus)、蘇拉威西峰鷹(Pernis celebensis)及菲律賓蜂鷹(Pernis steerei)。簡單來說東方蜂鷹主要分布在南亞至東亞,西方蜂鷹則是歐洲至非洲,蘇拉威西蜂鷹則是印尼蘇拉威西的特有種,而菲律賓蜂鷹顧名思義只分布在菲律賓。
6. 東方蜂鷹顏色都差這麼多嗎?
東方蜂鷹的色型一直以複雜著稱,根據劉小如老師團隊的研究,蜂鷹大致可分為深色型、中間型及淡色型,但是其實他們色型變化是連續性的,所以在野外我們也常常將不同顏色的東方蜂鷹誤認為:大冠鷲、熊鷹、林鵰、東方鵟或魚鷹。
參考:蜂鷹色型說明
7. 巢裡小蜂鷹的性別呢?
出生當年的小蜂鷹要靠羽色做性別辨識有相當的難度,這時候DNA檢驗會是較可靠且客觀的方法。
8. 蜂鷹體型多大呢?
蜂鷹體長約57-61公分,翼展約121-135公分,公鳥平均1053g 、母鳥平均1246g。
9. 親鳥帶回的有葉子的樹枝有什麼功能?
不少鳥類在育雛期間都會有帶回綠色巢材的行為,有些研究結果顯示這些新鮮巢材具有可以降低巢內細菌孳生的成分(如精油)。
10. 東方蜂鷹的幼鳥多久離巢?
這邊先說明一下我們對「離巢」的定義:小蜂鷹踏到非巢體結構的位置並完全站在上面,那一刻就算離巢了(所以朝樹的樹枝的角度其實也會有點影響)。東方蜂鷹幼鳥根據猛禽會會員過去巢位觀察大約會在出生35至45天左右會離巢(今年小粽子也是約35日離巢),並會留在巢位附近約到60天大。剛離巢的小蜂鷹尚不具獨立生活的能力,還是需要父母再持續提供食物5至8週左右。另外先前的巢位觀察也有發現有些東方蜂鷹母鳥在幼鳥比較大之後就比較少回到巢位,這與鳳頭蒼鷹巢觀截然不同,也是值得我們好好觀察的部分。
猛禽保育與救傷
11. 請問可以飼養猛禽、老鷹、貓頭鷹嗎?
台灣所有野生鷹形目、隼形目與鴞形目的日行性與夜行性猛禽均為保育類野生動物,依法不得獵捕、買賣、持有、飼養、繁殖。如果發現有疑似非法持有、飼養的情形,請通知各地野生動物保育主關機關。
12. 感覺他們吃不飽好可憐,請問可以帶食物去餵他們嗎?
如何穩定獲得食物是野生動物必須面對的生存課題,所以我們並不支持在沒有任何評估下隨意餵食野生動物。
13. 關於雛鳥如果落巢.......
若在台北市區發現幼鳥落巢,請聯繫台北市動保處或猛禽會的猛禽救傷站,或各地野生動物救援單位。
另外可以參考由台灣猛禽研究會理事長林思民教授在2016年所寫的文章:
蒼穹下的獨白/在死了一隻小鳳頭蒼鷹之後?
相關影片:即刻救援兩隻鳳頭蒼鷹!用吊車送回三層樓窩!【許伯簡芝】【從零開始】
以上Q&A內容綜合了近年觀察及研究,如果有進一步的成果我們將會持續更新,希望能大家在短時間內對東方蜂鷹能有概略的認識,當然不同個體所表現出的行為或許有些差異,如果您的賞鷹經驗跟我們的不同也非常歡迎與我們分享。
附註:有關直播影片的擷取與剪輯,基於分享及推廣的立場,只要剪輯後的影片未營利、註明出處為台灣猛禽研究會,且不得有扭曲、不雅之言論,我們原則上是同意的,也希望大家能將作品分享給我們。
補充連結:
「 何謂猛禽 」「 猛禽飼養法規與現況 」「 Open Wings賞鷹趣 」
回「東方蜂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