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猛禽的美麗與哀愁

        2015年,我們在台北市的鳳頭蒼鷹巢邊架設了攝影機,紀錄牠們繁殖的影像。也在近期的活動中,向大家介紹這種都市猛禽的生態。除了滿足許多人的偷窺慾(?!)以外,也收到了許多朋友的來訊,分享、交流不同角落的觀察紀錄。繁殖期漸漸進入尾聲,幼鳥們紛紛踏出巢,開始探索這個世界。相信有持續觀察的朋友也發現了,部分個體帶著有顏色的腳環。

        鳳頭蒼鷹的帥氣身影出現在都市裡,總是令人驚艷,在牠們身上放上金屬環以及色環,則是我們為了追蹤所採取的研究方法。這兩年,猛禽研究會發現了超過10對的鳳頭蒼鷹在台北市區裡穩定繁殖。為了分辨不同的個體,我們除了用傳統的金屬環(每個環具有不同的編號),也以不同色彩組合的塑膠環。繫放標記、追蹤每隻個體,盼能得知牠們的存活狀況、活動範圍、播遷距離等,對都市鳳頭蒼鷹的適應情形與行為有更進一步了解。

6C6A9982                     黑色、綠色腳環標記的個體

        捕捉繫放對生物來說,必定對其造成短時間的侵犯,而加諸在身上的人造物也是另一種負擔。猛禽研究會透過繫放、藉由背負著發報器的猛禽個體們,才能初探灰面鵟鷹的漫長遷移之謎、以及東方蜂鷹不同個體間的島內遷移模式。雖然有許多朋友在各地進行觀察,但分布廣泛的鳳頭蒼鷹仍有許多未知。包括個體可以存活幾年? 每年的繁殖個體是否相同? 離巢的小鷹會去哪裡? 為了知道更多,我們透過合法的申請程序、個體的生理評估與減低負擔的作業程序等,盡力在人類的研究、動物的福祉間尋求一個平衡點。

繫上發報器的海角5號(台灣猛禽研究會提供) Spring負著發報器的灰面鵟鷹,感謝牠們所帶給我們的解答

        2014年夏季,2隻在臺大醫院附近出生的幼鳥,離巢後的第一個冬季,在植物園內有多次的目擊記錄(感謝張俊德、蔡惠梅、Jack Tu等提供紀錄),讓我們看到了小鷹離巢後的健康身影。隔年其中一隻在永樂國小附近被發現,雖然其中一個腳環脫落,但經過追蹤後,由照片裡的金屬腳環號碼確認了牠的身分,也帶領研究人員找到牠的新家,與大家一同看著牠下一代的新生與成長。

DSC 8162 20141207植物園 蔡惠梅2014年帶著藍綠腳環的幼鳥,6月離巢前(左)與12月的紀錄(右,蔡惠梅提供)

6C6A9695 0518永樂公鳥3雖然其中一個顏色脫落,但仍可確認牠找到了新家,也開始孕育下一代(右,永樂國小監視器畫面)

        2015年除了增加攝影機監控的數量外,我們第一波的繫放作業以幼鳥為主,希望在離巢後,同樣有機會見到牠們找尋到自己的領域,以得知都市鳳頭族群的播遷狀況。過去兩年的繁殖監控,以及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累積的研究結果,因都市裡少有天敵,近九成的鳳頭蒼鷹幼鳥都能順利離巢。

       但是對幼鳥而言,真正的生存挑戰在離巢後才開始。由於都市裡適合生存的領域多半已被佔據,除了能夠繁殖的容身之處難尋外,未成熟的獵捕能力更增加覓食的困難。加上都市裡的玻璃窗、車輛等可能造成撞擊的意外。我們希望透過繫放與無線電追蹤技術,能夠追蹤幼鳥未來的存活率、或至新領域的播遷狀況。

DSCN7850 6C6A07612015年分別以色環組合(左)與數字色環(右)標記的幼鳥

         幼鳥的播遷、存活其實都仍充滿挑戰。除了繼續進行監控以外,也需要都會區裡的朋友一起幫忙關心。個體的捕捉之外,我們也對來自市區內的救傷個體進行無線電追蹤,這部分特別感謝台北鳥會野鳥救傷中心、以及林玉英小姐的協助,得以對傷癒後的野放個體進行後續的行為追蹤。

        野外繫放的鳥類,目擊回收的比率通常不高,尤其數量較少、活動範圍更大的猛禽原本目擊機會就有限,若加上是遷移的種類,再相會的機率更為渺茫。但在台北都會區裡的鳳頭蒼鷹,除棲息空間有限,亦有許多細心觀察的朋友關心著,目擊的機會是可以期待的。希望能見到每隻個體都順利的成長,無論繼續在市區或是郊區,都能建立自己的家園。

         再次感謝臺北市公園處臺灣大學袁孝維教授以及永樂國小的協助,也感謝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的資訊交流及提供較不易脫落的數字色環。感謝農委會林務局的經費補助,讓本計畫得以執行。也感謝期間不吝贊助我們的許多朋友,讓本研究能有更多元的發展。最後則是感謝許多朋友的關心與提供資訊,希望這些生命能夠在台北的都會綠地裡生生不息。

鳳頭蒼鷹繫放研究-都市猛禽的美麗與哀愁

如果你發現帶有腳環的猛禽,歡迎填寫本表單或是私訊猛禽會粉絲頁

您目前位置:首頁 台灣猛禽研究期刊 台北都會區鳳頭蒼鷹研究 都市猛禽的美麗與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