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Podcast / 科學有媒有 / 【有媒有鳥系列】24 / 150年前英國貴族珍藏的台灣鳥誌,竟然是由從未踏足台灣的他畫出來的:《臺灣珍鳥重現》

分享
Podcast / 科學有媒有 / 【有媒有鳥系列】24 / 150年前英國貴族珍藏的台灣鳥誌,竟然是由從未踏足台灣的他畫出來的:《臺灣珍鳥重現》

如果你想親眼看到150年前英國貴族看到的台灣鳥類:《臺灣珍鳥重現》十九世紀臺灣鳥類圖誌復刻計畫

【更正:節目中建龍提到古爾德的《亞洲鳥類》手工印刷了一萬五、一萬六千張圖板,實際的印刷量應該是530(張鳥類圖像)x200(套發行量),約10萬至15萬張。】 

這集我們邀請到專業鳥人吳建龍。他是特約鳥導、鳥類生態調查員。現在也是台灣猛禽研究會的理事長、中華民國野鳥學會鳥類紀錄委員會委員。除此之外,他還是一位譯者,這次,他帶著最新翻譯的《臺灣珍鳥重現》來和我們分享了很多平時在其他地方聽不到的「鳥事」、鳥歷史。 本集,你不止能聽見150年前的英國貴族如何了解遠洋之外福爾摩沙到的鳥,也能聽到30年前的台灣人靠什麼獲取鳥訊,在台灣怎麼賞鳥。這是我們在討論科學和傳播的時候,比較少談到的科學史。 當我們試著從野外回到我們對知識的獲取過程,鳥對我們來說,不只是作為物種的存在,也是和人類一樣,被記載在歷史中的生命。回看台灣鳥類在歷史中被記錄的樣子,不只是了解這種鳥,也是試著用「鳥」的視角,理解當時的福爾摩沙,還有當時世界的另一端的愛鳥人,記錄鳥的方式。 
 

分享